投放意圖:進攻行和防守型。
廣告主在投放前總是對某一特定報紙分類廣告產品抱有特定期望,這種期望來源于他自己以往的經驗、他人經驗的影響、報紙分類廣告銷售人員或者競爭者的信息承諾。這種期望就是分類廣告主的投放意圖。進攻型廣告主一般將報紙分類廣告當成一個不可或缺的生意來源,會積極刊載報紙分類廣告,并且刊載大規格廣告,保持緊密的刊登頻率。他們認為:通過報紙分類廣告招攬來的生意,不是利害攸關的生意,但這些生意是我不去爭取就得不到的生意。尤其一些行業不做分類廣告就沒有生意,如各種中介公司,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客戶到底藏在哪里。防守型廣告主對報紙分類廣告重要性認知不足,看到很多自己的同行都在上面刊載廣告,自己生意一天不如一天,被逼無奈不做不行但本質上討厭這種媒體。因此,他們必然舍不得花費更多的費用,而使自己處于被動、軟弱的競爭位置。
廣告的投放標準。
不同的行業,不同的企業投放廣告有不同的標準。一般而言,絕大多數企業的投放標準不外乎五條。
第一條,報紙讀者與自己客戶的重合度。廣告主有自己的判斷,如:工商咨詢廣告主認為北京晚報分類廣告版不適合刊登自己的廣告。他們認為,晚報是一種家庭型媒體,而不是一種企業型媒體,在晚報分類廣告讀者中家庭讀者多,而企業讀者不多。這也是晚報工商咨詢欄目上不去而日報日漸龐大的一個重要原因,如何扭轉廣告主的這種判斷并吸引廣告主做嘗試性投放,將是一項艱巨任務。
第二條,報紙發行量,尤其是零售發行量。主要原因:1、讀者查閱分類廣告需求不定時,當這方面需求出現時,就會臨時到街上報攤買一份報紙;2、大城市繁榮的經濟,吸引了大批流動人口;公司職員、個體經營者和普通的民工,他們不可能長期訂閱一份報紙,報紙對他們而言還不是基本生活消費品,只有當自己需要時才會想到去買一份報紙來看,而報紙廣告中大量的房屋出租、求職、搬家、轉讓或出售等實用信息也正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。
第三條,報紙廣告規模。沒有規模,就沒有效果;規模是各種因素作用的結果,是特定廣告效果好不好的最直接表現。一般大廣告主希望越來越多的同行進入到同一個行業廣告下,把這個市場抄熱,吸引更多讀者關注。
第四條,報紙廣告中特定行業中是否有行業領先者加入??梢允蛊渌缓门袛嗟膹V告主效仿領先者,效仿他們的做法可以減輕風險,因此廣告主普遍存在跟風扎堆的心里。
第五條,投放成本。廣告主將廣告費當成一種成本,注重短期收益,而不是當成一種投資。